“剛起床就看到貓咪在睡覺,下班回家它還在睡,難道貓咪是‘睡神’?”“貓咪趴在沙發上瞇著眼,喊它名字會動一下,到底是真睡還是裝睡?”—— 養寵人每天都會觀察到貓咪睡覺的場景,甚至疑惑自家貓是不是 “太懶”。其實,貓咪頻繁睡覺并非 “懶惰”,而是由生理習性、睡眠周期決定的,且它們的睡眠中藏著 “真睡” 與 “假睡” 的區別。想要讀懂貓咪的睡眠,得先從它們的生存本能和生理特點說起。

一、核心原因:晨昏性動物的 “生存習性”,睡眠是為了 “保存精力”
貓咪總睡覺,本質是繼承了 “晨昏性動物” 的生存習性,這是在野外進化中形成的核心生存策略。在野外,貓咪的祖先(如非洲野貓)主要在黎明和黃昏時段捕獵 —— 此時光線較弱,獵物(如老鼠、鳥類)活躍度高,且不易被天敵發現。而白天和深夜,要么光線過強(容易暴露自己),要么獵物休眠(難以捕捉),因此它們會選擇通過睡覺來 “保存精力”,為早晚的捕獵活動儲備能量。
這種習性在當家養后依然保留,即使不需要捕獵,貓咪的身體仍會遵循 “晨昏活躍、其余時間休息” 的生物鐘:每天的清晨(5-7 點)和黃昏(17-19 點),它們會變得格外活躍,跑酷、玩玩具、撒嬌求互動;而白天(尤其是正午)和深夜,則會進入長時間的睡眠狀態,每天總睡眠時間可達 12-16 小時,幼年貓和老年貓甚至能睡 18 小時以上。對貓咪來說,“多睡覺” 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身體的 “本能需求”—— 就像人類需要通過睡眠恢復體力一樣,貓咪也需要通過睡眠維持精力,應對活躍時段的 “能量消耗”。
此外,貓咪的 “基礎代謝率” 也影響睡眠時長:作為純肉食性動物,貓咪的基礎代謝率比人類高(約為人類的 1.5 倍),活躍時能量消耗快,因此需要更多的睡眠來恢復代謝平衡。比如貓咪玩 10 分鐘逗貓棒,消耗的能量相當于人類快走 30 分鐘,之后需要 1-2 小時的睡眠才能完全恢復。

二、睡眠周期:“真睡” 與 “假睡” 的區別,80% 的睡眠是 “淺睡戒備”
很多人覺得貓咪 “一睡就是一下午”,其實它們的睡眠并非全程 “深度昏迷”,而是由 “淺睡眠(假睡)” 和 “深睡眠(真睡)” 交替構成的,且淺睡眠占比極高,這是貓咪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 “安全戒備機制”。
首先是 “淺睡眠(假睡)”:占貓咪總睡眠時間的 70%-80%,此時貓咪看似在睡覺,實則處于 “半清醒” 狀態。它們的身體會保持放松(如趴在沙發上、蜷縮在貓窩),但耳朵會微微轉動,警惕周圍的聲音;眼睛可能瞇成一條縫,或偶爾睜開觀察環境;只要聽到輕微的動靜(如開門聲、零食袋的聲音),就會立刻抬起頭,甚至起身查看。這種睡眠狀態的核心作用是 “戒備”—— 在野外,貓咪需要時刻警惕天敵的攻擊,即使睡覺時也不能完全放松,因此進化出 “淺睡為主” 的睡眠模式,既能短暫休息,又能快速應對危險。當家養后,雖然沒有天敵威脅,但這種本能依然保留,比如貓咪會在淺睡時留意主人的動向,確保自己處于安全環境中。
其次是 “深睡眠(真睡)”:僅占總睡眠時間的 20%-30%,通常持續 15-30 分鐘,是貓咪真正恢復體力的階段。此時貓咪的身體會完全放松:四肢伸展或蜷縮成一團,呼吸平穩且深沉,耳朵耷拉下來,對周圍的輕微動靜反應不明顯;有的貓咪還會發出輕微的呼嚕聲,甚至出現蹬腿、舔嘴等 “做夢” 的動作(研究發現,貓咪在深睡眠時大腦會出現類似人類做夢的腦電波)。深睡眠對貓咪至關重要,能幫助它們修復身體組織、恢復神經系統功能,尤其是幼年貓,深睡眠還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,助力身體發育。

三、場景差異:不同環境下的 “睡眠狀態”,藏著貓咪的情緒與需求
貓咪的睡眠狀態會隨環境、情緒變化而調整,不同場景下的 “真睡” 與 “假睡” 比例不同,也能反映出它們對環境的態度。
第一種場景是 “安全熟悉的環境”:比如在主人的臥室、自己的貓窩,貓咪會更放松,深睡眠的比例會增加。比如有的貓咪喜歡趴在主人的床上睡覺,因為能聞到主人的氣味,感到安心,此時它們會進入較長時間的深睡眠,甚至能睡 1-2 小時不醒來;而在陌生環境(如剛搬家的新家、寵物醫院),貓咪會因缺乏安全感,幾乎全程處于淺睡眠狀態,耳朵時刻警惕,稍有動靜就會驚醒,很難進入深睡眠。
第二種場景是 “有人陪伴的環境”:如果主人在身邊工作、看電視,貓咪會在主人附近睡覺,此時的睡眠以 “淺睡為主,偶爾深睡”—— 它們會通過淺睡留意主人的動向,確保主人不會離開,同時在感到安全時短暫進入深睡眠。比如貓咪會趴在主人的腿上睡覺,淺睡時會偶爾抬頭看看主人,確認后再繼續睡;而如果主人不在家,貓咪會選擇在隱蔽的角落(如衣柜、床底)睡覺,淺睡比例更高,避免被外界干擾。
第三種場景是 “活躍后的睡眠”:貓咪在清晨或黃昏的活躍時段(如跑酷、玩逗貓棒)消耗大量能量后,會進入較長時間的深睡眠,以快速恢復體力。比如貓咪玩了 30 分鐘激光筆后,會立刻找個安靜的地方蜷縮起來,進入深睡眠,此時即使主人輕輕撫摸它,也可能不會醒來;而在沒有消耗能量的情況下(如主人一整天沒陪它玩),貓咪會更多地處于淺睡狀態,難以進入深度休息。

四、異常信號:區分 “正常嗜睡” 與 “健康問題”,這些情況需警惕
雖然貓咪愛睡覺是正常現象,但如果出現 “異常嗜睡”,可能是健康問題的信號,需要主人及時關注。首先是 “睡眠時間突然大幅增加”:比如平時每天睡 14 小時,突然變成睡 18 小時以上,且清醒時精神萎靡、不愛活動,可能是身體不適的表現,如貧血、甲狀腺功能減退、肝臟疾病等 —— 這些疾病會導致貓咪體力下降、精神不振,只能通過增加睡眠來緩解疲勞。
其次是 “深睡眠時難以喚醒”:正常情況下,貓咪在深睡眠時雖然反應不明顯,但用手輕輕撫摸它的身體、呼喚它的名字,會逐漸醒來;如果貓咪在深睡眠時無論怎么呼喚、撫摸都毫無反應,甚至出現呼吸異常(如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)、身體僵硬等癥狀,可能是嚴重健康問題(如低血糖、神經系統疾病)的信號,需立即送醫。
? 還有 “伴隨其他癥狀的嗜睡”:如果貓咪嗜睡的同時,還出現食欲下降、體重減輕、嘔吐、腹瀉、體溫異常(過高或過低)等癥狀,可能是感染、炎癥或內臟疾病導致的。比如貓咪感染貓瘟病毒時,會出現嗜睡、精神差、嘔吐腹瀉等癥狀;老年貓出現腎臟疾病時,也會因身體虛弱而增加睡眠時長,同時伴隨飲水量增多、尿量異常等表現。
此外,“幼貓和老年貓的異常嗜睡” 需格外關注:幼貓(3 個月以下)如果嗜睡且不愛吃奶,可能是低血糖或感染導致的,需及時補充營養或就醫;老年貓(10 歲以上)如果突然增加睡眠時長,且清醒時行動遲緩、反應遲鈍,可能是認知障礙或器官衰退的表現,需帶它去醫院做全面檢查,排查健康問題。